English 中文
您的位置:首页 > 走进回盛 > 董事长博客
中国兽药行业唯有破“卷”出圈,方能化“茧”成蝶
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17日    阅读次数:104次    作者:回盛生物

中美贸易战的硝烟背后,对兽药行业而言,我们看到的是关税壁垒下的短暂喘息,也是一张叩响全球市场大门的入场券。我认为:这绝不是坐享其成的时刻,而是必须刀刃向内、破茧成蝶的战略机遇期!“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”,唯有参与到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中,才会诞生优秀而伟大的企业。


01

内卷困局

“红海厮杀”后的“维度差”危机


1700家兽药企业的生存鏖战,70%产能的沉睡困局,90%低附加值赛道的高度内卷——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,折射着整个兽药行业的集体焦虑。中国兽药行业在经历30多年的高速发展和快速扩张后,长期积累的产能过剩与同质化竞争,正演变成一场残酷的"零和博弈":本土企业为5%的微薄毛利贴身肉搏、争夺客户,在营销混战中不断压缩利润空间,甚至引发"踩踏效应"。而这些数据背后,暗藏着研发投入不足的深层隐痛——全行业平均研发强度仅2.3%,还不到国际巨头8%的三分之一。


图片


更值得警惕的是兽药产业生态的“金字塔倒置”:我们掌控全球近 30% 的原料药产能,位居世界首位,高端制剂市场却被硕腾、礼蓝、勃林格等国际巨头近乎垄断;当欧美动保巨头礼蓝动保靠宠物疫苗单品年入15亿美元时,国内企业仍在传统化药市场以3.2%的增速艰难爬坡。这不是简单的规模差距,而是从技术能级到价值创造的“降维打击”。养殖业向集约化、智能化转型的脚步声,正倒逼行业回答一个核心命题:如何从“产能过剩”走向“价值创造”?


02

贸易战红利

警惕“温水效应”下的战略幻觉


如今,如火如荼的中美贸易战给中国兽药行业带来了短暂的利好,为行业赢得缓冲期,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内卷的压力,却也暗藏“温水煮青蛙”的战略风险。

养殖业关税保护机制催生短期需求红利。贸易战导致的畜禽肉类进口受限(如美国禽肉、猪肉对华出口规模下降),叠加政策保护,使得国内市场供需格局偏紧,保障了国内养殖业的利润空间。随着养殖端盈利改善,其在疫病防控、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兽药投入同步增加,短期内形成需求端的脉冲式增长。这种需求端的增长,为兽药行业提供了短期市场红利。

贸易壁垒同时为国产替代打开窗口期。贸易战中,中国对美国高端宠物疫苗、种畜禽疫苗等动物疫苗的进口限制,将加速国产替代进程。中国兽药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和政策支持,将逐步填补市场空白。同时,中国兽药原料药产能占全球近30%,短期内供应链难以转移。美国对中国兽药原料药加征关税,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涨价直接转嫁成本。这种技术自主性和产能垄断,使得中国兽药企业在关税战中具备议价权和替代优势。


图片


然而,从长期来看,贸易战带来的短期红利依然受市场波动和政策调控影响,需求端稳定性存疑的局限性,以及技术替代、创新瓶颈等风险性,使其不能形成长期优势,也不具备竞争力。短期红利本质是“缓冲带”而非“护城河”。若沉迷于关税壁垒下的市场空隙,忽视底层技术积累,终将陷入“低端循环”。中国兽药企业要保持全球供应链的主导地位,唯有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,才能在全球范围内开辟自身发展、破卷出圈的广阔大道。


03

科技创新

构筑核心技术护城河


兽药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,唯有坚持技术创新,通过开发原创药和新剂型、变革新型药物生产方式与更新用药理念等,不断筑牢“护城河”,才有美好前景。行业的终极本质是持续迭代的“高质”产品,纵观全球动保行业,欧美知名动保企业都是靠创新、靠“高质”产品取胜。


图片


未来五年,回盛的研发重心将聚焦于 AI药物设计、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方向,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搭建基础研究平台,布局一系列创新药、生物药研发项目,研制一批具有回盛标签的“一类”新兽药,力求在五年内实现全球独有的创新化药、单抗药物、抗生素新型生物合成路径等方面的重大突破,致力以科技创新推动行业技术标准制定和产业技术进步,实现科技成果在全球领域的产业化应用,为行业发展贡献积极力量。


04

全球棋局

从产品出海到价值共创


中国兽药行业破卷出圈,要坚持走国际化道路,在国外直接建立生产基地,面向全球市场输出高科技产品与先进的临床用药方案,实现技术输出与品牌输出的双轮驱动。在此背景下,中国兽药企业需要创新国际化路径,通过海外本土化生产实现技术溢出效应,不仅能突破关税壁垒,更可创造多赢格局。当我们的产品通过国际认证时,收获的不仅是订单,更是全球市场的价值认同。


图片


正如回盛2023年在越南投资建设了中国企业在海外落地的首家兽药GMP工厂,这标志着回盛正在开启"在地研发、区域辐射"新模式。这种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产能复制,而是研发成果、技术标准、管理体系、品牌文化的系统输出。既可利用当地原料成本优势,又能培养属地化技术团队,不仅能大大缩短产品准入周期,更能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渗透率。


05

价值共生

构建产业命运共同体


中国兽药行业破卷出圈,更需要中国大型兽药企业走到一起,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规律和应对行业内卷的问题,推动行业规则和政策的制定者出台有利于产品创新、产能升级、新质生产力建设的政策措施,开辟更加便利兽药企业科技创新的通道,搭建产业技术联合创新平台。

正如回盛倡议成立的"中国兽药协会化药分会"以及已经建成的“华中农大-回盛研究院”,通过构建"基础研究-应用转化-产业落地"的创新闭环,为兽药行业提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。并在此基础上,呼吁国家对低端产能、低端产品加强质量与法规监管,强化行业自律,从而促进兽药行业的进步。


图片


站在产业变革的临界点,中国兽药企业需要重新定义竞争优势。短期红利如同潮水终将退去,唯有在核心技术上构筑"护城河",在全球化中实现价值跃升,才能完成从"跟跑者"到"领跑者"的蜕变。今天的创新投入终将在未来收获产业进化的复利效应。破卷不是终点,而是中国兽药产业蝶变为全球健康守护者的新起点。

让我们放下低端内卷的执念,挣脱舒适区的枷锁。让我们以科技创新为剑,以全球视野为盾,在价值创造的征途上破壁前行。因为真正的企业家都懂得:破茧的阵痛,终将化作振翅高飞的力量!“成于中国,享誉全球”——这不应仅是回盛公司的企业愿景,更应成为整个行业的时代强音!